本标准规定了红枣贮存的入库质量要求、贮存技术、贮存期限及损耗指标、检验方法、检验规则。
本标准适用于大、小两类红枣在通风贮藏库内贮存。
2 引用标准
GB 5835 红枣
3 术语
3.1 通风贮藏库
指利用通风调节库内温湿度,进行果品贮存的仓库。
3.2 自然损耗
红枣在贮存期间水分和干物质的损失。
3.3 腐烂损耗
红枣在贮存期间由微生物侵染果实所致的损耗。
3.4 软潮
由于空气相对湿度过大,造成贮存的红枣含水率增加,组织结构发生膨胀软
化的一种现象。
4 分类
按照GB 5835 中的规定执行。
5 入库质量要求
用于贮存的红枣质量应符合GB 5835 中的各项指标。
6 贮存技术
6.1 库房要求与准备
6.1.1 禁止红枣与有毒、有污染和易潮解、易串味的商品混贮。
6.1.2 库房应凉爽干燥并具备良好通风条件。
6.1.3 库房门内应设不低于0.5m 高的插板,进气孔、排气孔、窗户应设纱罩。
6.1.4 贮存前应对库房进行灭菌与防虫处理,所用药物和做法见附录A。
6.1.5 仓库在接到入库通知单后,即应确定存放货位,准备好苫垫用品,检验仪器、度量衡器等。
6.1.6 红枣入库前必须将库内温湿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,其适宜的温湿度见本标准6.3。
6.2 入库要求
6.2.1 根据不同包装合理安排货位。其堆码形式、高度、垫木和货垛排列方式、走向及间隔应与库内空气环流方向一致。
6.2.2 按品种、等级分垛堆码,有效空间贮存密度不应超过250kg/m**3,起架或托盘堆码允许增加10~20 %的贮量,堆码高度袋装一般不超过6 层, 箱装依包装物耐压强度而定。
6.2.3 码垛可按横三竖二的方法定底堆码,垛底、垛顶做防潮处理。入库整理后要及时填写平面货位图、悬挂货位标签。
6.2.4 货位堆码
6.2.4.1 墙距〉0.3m。
6.2.4.2 顶距〉0.3m。
6.2.4.3 垛距〉0.5m。
6.2.4.4 灯距〉0.5m。
6.2.4.5 柱距〉0.1m。
6.2.4.6 库内通道宽〉1.5m。
6.2.4.7 堆底垫木高度〉0.2m。
6.3 适宜贮存条件
6.3.1 温度不高于25℃ 。
6.3.2 相对湿度55~70% 。
6.4 温湿度管理
6.4.1 通风换气 当贮存红枣的库内温湿度高于规定范围时,可结合库外自然风力,风向适当通风换气。
6.4.2 倒垛通风 对长期贮存的红枣,应定期上下翻倒货垛,变换红枣停贮位置。一般地区3~5 个月倒垛一次,暖湿地区每月倒垛一次。
6.4.3 晾晒与吸湿 当贮存的红枣有软潮现象时,即应检测红枣含水率,如果含水率超标时,应及时采取晾晒或吸湿措施。
6.4.3.1 晾晒可根据当地自然条件进行。
6.4.3.2 吸湿
6.4.3.2.1 吸湿剂 氯化钙、氧化钙、硅胶、木炭等。
6.4.3.2.2 安放位置 在不影响贮存货位的情况下,可放置在库内四边角或库内潮湿严重部位。放置后要勤检查,当吸湿剂吸到饱和时应立即更换,直到库内相对湿度达标为止。
6.4.3.2.3 吸湿剂用量 根据仓库体积和不同吸湿剂的吸湿能力(见附录C)换算,其吸湿剂的用量按下式(1)计算:
V(a-a1)
X= ━━━━━━━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(1)
S
式中: X━━吸湿剂用量,kg;
V━━仓库体积,m3;
a━━当时库内绝对湿度,g/m3;
a1━━库内要求绝对湿度,g/m3;
S━━吸湿能力,g/kg。
注: 绝对湿度可查附录B(空气湿度换算表)。
7 贮存期限及损耗指标
7.1 贮存期限
以不影响红枣质量标准为度,一般贮存期限8 个月(当年11 月至翌年6 月)。
7.2 损耗指标
贮存8 个月无腐烂损耗, 自然损耗率累计大枣不超过3.5 %,小枣不超过4.5%。
8 检验方法
8.1 检重
以扦样量单件称重的平均数量乘以该批红枣入库总件数为受检重量。
8.2 损耗检验
8.2.1 仪器 台秤(误差±1.0d)
8.2.2 检验程序 将扦取的受检样品逐件称重后,做好记录放回原位并注标记,以备复查其损耗结果应根据记录结果按下式(2)计算:
W-W1
X1= ━━━━━× 100 %..................... (2)
W
式中: X1━━损耗率,%;
W━━受检红枣入库时总重量,kg;
W1━━受检红枣总重量,kg。
8.3 等级、规格和质量检验
按照GB 5835 中有关规定执行。
8.4 温湿度检验
8.4.1 温度检验 库内温度可以连续或间歇接地检验,可采用温度自记仪或使用温度计进行人工定时观测。
8.4.1.1 仪器
8.4.1.1.1 温度计(误差±0.5℃ )。
8.4.1.1.2 温度自记仪(误差±0.5℃ )。
8.4.1.2 测温点的选择和记录 温度计应放置在不受冷凝、异常气流、辐射、震动和冲击的地方。悬挂高度1.5m 上下,以能平视观测为宜。测温点的多少视库容定(应包含射流起始回流点)。每次测量都应详细记录,其数值以不同测温点的平均值表示。
8.4.1.3 温度计校正 每年至少一次。
8.4.2 相对湿度检验 库内相对湿度可以连续或间歇地检验,可采用湿度自记仪或使用干湿球计进行人工定时观测。
8.4.2.1 仪器
8.4.2.1.1 干湿球计(误差±5.0%)。
8.4.2.1.2 湿度自记仪(误差±5.0%)。
8.4.2.2 测湿点的选择与测温点同。
8.4.2.3 干湿球计校正 每年至少一次。
9 检验规则
9.1 同品种、同等级、同一批到货同时入库可作为一个检验批次。
9.2 扦样方法和取样数量
按GB 5835 中有关规定执行
9.3 入库验收
红枣入库时,必须对数量、质量、包装进行严格验收。
9.3.1 验收单填写的项目应与货物完全相符。凡与货单不符或品种、等级混淆不清者,应整理后再行扦样验收。
9.3.2 数量验收 按入库通知单点清数量。一般对整件齐装的采取大数点收,对包装破损的应全部清点过秤,整理合格后点收入库。
9.3.3 质量验收 按规定项目抽取样品并逐件检验,以件为单位分项记录在入库检验单上。每批枣检验后,计算检验结果,确定红枣质量,符合质量标准的方能登记入库。
9.3.4 包装验收 应在扦样时仔细检查包装和标志是否完整、牢固,有无受潮、水湿、油污等异状,并认真核对包装上的标志与入库通知单是否相符。凡包装严重破损或有异状物者,必须加以整理或更换包装合格后再行入库。
9.3.5 检重 入库时物件包装净重、毛重都与规定重量相符才准入库。
9.4 贮存期检验
9.4.1 红枣质量检验 应分别记录红枣品质、果形、含水率、病虫果率、自然损耗率、腐烂损耗率及受检日期等。
9.4.2 温湿度检验 将每日检验的情况,以日平均值分项记录在检验报告单上。
9.5 出库检验 除按贮存期质量检验项目进行检查外,还应统计自然损耗率,填写好出库检验记录单。
附录 A
库房灭菌防虫药物及用法
(补充件)
常年使用的库房,在使用前应全面进行消毒灭菌防虫工作,库房常用灭菌及除虫药物的性质及用法如下:
A1 漂白粉
A1.1 性质 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。有味具强腐蚀性,稍能溶于水,在水中易分解产生新生氧和氯气均可灭菌。
A1.2 用法 将含有效氯25~30 %的漂白粉配成10%的溶液,用上面的清液按库容40ml/m3 用量喷雾。使用时注意安全防护,用后库房必须通风换气除味。
A2 过氧乙酸(过醋酸或过乙酸)
A2.1 性质 无色透明酸性液体,腐蚀性较强,使用分解后无残留,能快速杀灭细菌和霉菌。
A2.2 用法 将20 %的过氧乙酸按库容用5~10ml/m3 的比例,放于容器内于电炉上加热促使挥发熏蒸,或者按以上比例配成1% 的水溶液全面喷雾。因具腐蚀性,使用时应注意器械和人体防护。
A3 防虫磷 (马拉硫磷乳油)
A3.1 性质 浅黄色至棕黄色均相液体,基本无臭味,可用于防治仓库害虫。
A3.2 用法 将防虫磷加上水稀释喷雾,用于北方为0.001~0.002%(有效浓度),用于南方为0.003%(有效浓度)。在施用时结合通气降温,以达到尽可能低的温度下实施。喷药后应关闭门窗1~3 天。因对人眼睛、皮肤有刺激性,使用时应注意人体防护。
A4 熏灭净(硫酰氟)
A4.1 性质 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气体。在水中水解很慢,遇碱易水解,属中等毒杀虫剂。
A4.2 用法 封闭门、窗、排气孔等通风处,按30~70g/m3 药量从进气孔进药至所需药量,封闭进气孔熏蒸48小时。
A5 溴甲烷
A5.1 性质 常温下为无色气体。属高毒卤代物类熏蒸杀虫剂。
A5.2 用法 在密闭条件下施药于仓库上层杀虫效果好。 使用剂量因环境及被熏蒸物体而异。一般在温度低、被熏蒸物体颗粒小,吸附性强,用于防治幼虫和卵及钻蛀性害虫,使用剂量要高些,否则低一些,同等剂量,温度越高,熏蒸时间越长则效果越好,但熏蒸时间一般不能超过72 小时。
A5.3 对防治鳞翅目害虫与鞘翅目害虫的熏蒸剂量及时间。